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1

通论十二 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 我吾予 ( 余 ) 朕卬



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 女 ( 汝 ) 尔 若 而

近指代词 ——— 是其
——— 此之
斯兹
——— 彼
代词 远指代词 ——— 之 夫
泛指代词 肯定性无定代词—或
指示代词
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无定代词
——— 然 尔 焉
特别指示代词 诸
—— 者 所
疑问代词 辅助性代词
一、人称代词概貌
是表示人们自我称呼和相互称呼的词,它具有三个特点
 1 .没有性的区别,男女通用;
 2 .没有尊卑上下的区别;
 3 .没有数的区别,单复数同形。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卬、台
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
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存在争议)
 《孟子 · 尽心下》:“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
往而不为义也。”

 朱熹集注:“盖尔汝,人所轻贱之称。”
 焦循正义:“尔汝为尊於卑,上於下之通称,卑
下者自安而受之,所谓实也。”
 苏轼《墨君堂记》:“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
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
第一人称代词(一)
吾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 学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
子 · 梁惠王上》)
今者吾丧我。(庄子 · 齐物论)
汉代以前: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 · 先进》)
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 · 齐物论》)

 问题:“吾”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一人称代词(二)
 我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
爱也。(《孟子 · 梁惠王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 述而》)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 · 梁惠
王上》)

 问题:“我”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一人称代词(三)
 予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
也。(《孟子 · 梁惠王上》)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
手。”(《论语 · 泰伯》)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孟子 · 公孙丑下》)
 问题:“予”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一人称代词(四)
 余
余收尔骨焉。(《左传 · 僖公三十二年》)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 · 成公二
年》)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离
骚》)

 问题:“余”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一人称代词综述
吾、我、予(余)、朕、卬、台

吾:主语、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汉代以前)、
定语。

我、予(余):主语、宾语、定语。
第一人称代词补充内容(一)

“ 我、予(余)”也作否定句的前置宾语:
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 · 魏风 · 硕
鼠》)
 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
也。”(《论语 · 子路》)
 亦莫余敢侮。(《左传 · 昭公七年》)
第一人称代词补充内容(二)

“ 朕、卬、台”的用例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
骚》)(定语)
◆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诗经 · 邶风 · 匏有苦叶》)(主语)
◆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 · 说命上》)
(定语)
特殊的“朕”
“ 台”的说明

台 yÍ tái tāi
很早就有这个字,是个多音多义字。
现代汉字中除表达原有的意义外,还成为
“颱”、“臺”、“檯”的简化字。
第二人称代词(一)
 女(汝)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
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
语 · 雍也》)
往之女家。(《孟子 · 滕文公下》)
诲女知之乎?(《论语 · 为政》)

提问:“女”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二人称代词(二)
 尔
尔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 · 公孙丑
上》)
盍各言尔志?(《论语 · 公冶长》)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 先进》)

 提问:“尔”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二人称代词(三)
 若
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史记 · 齐世家》)(注意:《左传》作
“女实征之”。)
吾翁即若翁。(《史记 · 项羽本纪》)
吾语若。(《庄子 · 人间世》)

 提问:“若”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二人称代词(四)
 而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论语 · 微子》)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 · 项羽本
纪》)
 乃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 · 项籍传》)
朕心朕德,惟乃知。 (《尚书 · 周书 · 康
诰》)

问题:“而”、“乃”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二人称代词综述
女(汝)、尔、若、而、乃

女(汝)、尔、若:主语、宾语、定语。
而、乃:一般用作定语,偶尔主语,绝不作宾语
第三人称代词(一)
 其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孟子 ·
公孙丑上》)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 ·
公冶长》)
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左传 · 成
公三年》)
 提问:“其”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三人称代词(二)
 其
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
传 · 僖公三十二年》)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 · 逍遥游》)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孟子 · 梁惠王上》)
 问题:“其”怎么理解?
 “ 其”相当于“名词 + 之”。
“ 其”作主语
十分少见。
郑袖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
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揜子鼻。”新人见王,因
揜 其鼻 。 王谓 郑 袖曰:“夫 新人见寡人,则 揜其鼻,何
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袖
曰:“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
无使逆命。(《战国策 · 楚策四》)
上明见,人备之;其不明见,人惑之。(《韩非子 ·
外储说右上》)

例句来源:朱城《先秦“其”作主语考察》,《语言研究》 2003 年 4 期。
第三人称代词(三)
 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 · 隐公元年》)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 · 僖公三十二
年》)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 告子上》)

 问题:“之”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三人称代词(四)
 彼
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孟子 · 滕文公上》)
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孟子 · 梁惠王上》)
 彼不能收用彼众,是故亡。(《墨子 · 非攻
中》)

 问题:“彼”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三人称代词(五)
 “ 彼”的特点:
 具有人称代词的性质。
 没有完全丧失指代性。
 不是正式的第三人称代词。
 带有轻视的意味。
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
“彼哉!彼哉!”《论语 · 宪问》
第三人称代词综述
 其:定语
 之:宾语
 彼:主语、宾语、定语。
上古有无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第十章:“严格说,文言没
有第三身指代词,‘之’‘其’‘彼’三字都是从指示
词转变过来的。这本是很合理的,可是这三个字没有一
个是发育完全的,合起来仍然抵不了白话里一个‘他’
字,虽然另有胜过‘他’字的地方。”

郭锡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也持相同的观点。
见《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
如何理解“没有一个是发育完全的”?
 “ 其”、“之”的句法功能不全面。
 “ 其”、“之”指称功能较多。
 “ 彼”一直是一个和“此”对立的词语。
“ 其”、“之”自称、对称用例

 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
则子继之。”(《左传 · 宣公二年》)

 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
告其上。……”(《墨子 · 尚同上》)
“ 其”作指示代词
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
能应也。(《韩非子 · 难一》)
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史记 · 廉颇
蔺相如列传》)
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论语 · 里仁》)
复数表达(一) · 单复数同形
(一)
 吾、我:我们;女、尔:你们;其:他们的;
 之:他们
 鲁、卫谏曰:“齐疾我矣!其死亡者皆亲昵也。
子若不许,仇我必甚。”(《左传 · 成公二
年》)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
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
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 先
进》)
复数表达(一) · 单复数同形
(二)
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 · 子张》)
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孟
子 · 梁惠王上》)
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
语 · 为政》)
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
之。(《论语 · 季氏》)
复数表达(二) · 集体名词“侪”、“属”等
附加在代词之后

 义为“我们这一班人”,“你们这一班人”。
吾侪何知焉?(《左传 · 昭公二十四年》)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 · 项羽本纪》)

 注意:后代用“我等”、“你等”。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特点
 数量多
 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全
 使用频率低
 缺乏表示复数形式的形态标志,很多代词单复
数同形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数量多成因的探讨
观点 论者 来源
句法功能有别 王力 王力《古代汉语》 354-356 页
综合因素 周生 《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 1 )

谦敬功能不同 洪波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余(予)”“我”“朕”的分
别》( 2 )
《先秦汉语对称代词“尔”“女(汝)”“而”“乃”的
分别》( 3 )

来源不同 洪波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卬”的来源及其与
“余(予)”“我”“朕”的功能差异》( 4 )
( 1 ) 《中国语文》 1980 年第 2 期;( 2 ) 《语言研究》 1996 年第 1 期;
( 3 ) 《语言研究》 2002 年第 2 期;( 4 ) 《语言研究论丛》第八辑,南开大学 出版社
1999 年 7 月
古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少成因的探讨

 古人自称时,经常用谦称;
 古代汉语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
谦称方式(一):专有名词
1 、自称不德卑贱之词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 · 僖公四
年》)
虽然,必告不穀。(《左传 · 成公三年》)
2 、自称低贱的身份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左传 · 隐公元年》)
老妇恃辇而行。(《战国策 · 赵策四》)
仆非敢如此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前出
师表》)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报任安书)
谦称方式二:自称其名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
开罪于先生。(《战国策 · 齐策四》)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
而患不安。(《论语 · 季氏》)
惲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杨惲《报孙
会宗书》)
注意:谦称不是代词。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
前面。
古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使用少成因的探讨

 古人对称时,经常用敬称;
 古代汉语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
敬称方式一:专有名词
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 · 僖公三十
年》)
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战国策 · 魏策四》)
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孟子 · 梁惠王
上》)
 陛下亦宜自谋。(诸葛亮《出师表》)
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左传 · 僖公三十
年》)
 诺,先生休矣!(《战国策 · 齐策四》)
 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杨惲《报孙会宗书》)
敬称方式二:称人之字
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司马迁《报任安书》)
 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韩愈
《送孟东野序》)

 注意:敬称不是代词。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
前面。
古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使用少成因的探讨
 前提:假如“之”“其”“彼”算第三人称代词的话
 成因:第三人称作主语时,用名词作主语,或者省略主语。
 例证: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
戮于宗,亦死且不朽。(《左传 · 成公三年》)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 · 微子》)
第三人称代词起源较晚原因的探讨
 第三人称代词为什么起源这么晚呢?这是因为当初人们要谈到某事物
时,往往用它的名称,为了避免重复,出现了指代的要求,于是产生
了指示代词。这就是“之”原先用作泛指,“其”原先用作特指的客
观需要。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交际功能精密化的要求,人们在交谈中多次重
复谈到同一个人或物,“之”、“其”又被经常用来称代这个人或物,
于是开始向人称代词转化,反映出汉语已经迫切需要有表达第三人称
的语法形式。

来源:郭锡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汉语史论集》(增补本),
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
第三人称代词起源较晚原因的探讨
 第三人称代词产生得晚,并非汉语所独有的现
象。某些现代语言仍然反映出这一事实。例如
日语……再如蒙语……朝鲜语同蒙语类似,指
示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也是不分的。

来源:郭锡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汉语史论集》(增补本),
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
二、指示代词

近指代词 ——— 是 此 斯 兹
——— 彼、夫、伊
远指代词 ——— 之
泛指代词 肯定性无定代词—或
指示代词
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无定代词
——— 然 尔 焉
特别指示代词 诸
—— 者 所
辅助性代词
 指示代词是起指示(也叫指别)和称代作用的词。所谓
指示,即指明上下文或语境中存在的人或者事物。所谓
称代,即用指示代词来代替上下文或语境存在的人或事
物。
 在殷商时期,指示代词是近远二分的,近指用“兹”,
远指用“之”。例如
 ( 1 )庚午卜,内贞:王勿作邑才(在)兹,帝若。
—— 庚午这天卜,内贞问:如果大王不在这里建造城邑的话,上帝
会顺助吗?
 ( 2 )王占曰:今夕其雨,翌辛 [ 丑 ][ 启 ] 。之夕允
雨,辛丑启。
—— 大王占测说:今天傍晚可能要下雨,到明天辛丑日会晴。验辞:
那天傍晚果真下雨了,辛丑那天晴了。
1 、近指代词
 常见的有“此”“斯”“兹”“是”四个,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或“这样”。
( 1 )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
厎绥四方。(《尚书 · 盘庚上》)
( 2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庄子 · 山木》
( 3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
乎?”(《论语 · 子罕》)
( 4 ) 是心足以王矣。(《孟子 · 梁惠王
上》)
2 、远指代词
远指代词主要有“彼” “夫”“伊”三个,
可译为“那”。
( 1 )挹彼注兹。(诗经 · 大雅 · 泂酌)
( 2 )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 · 公孙丑
下)
( 3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4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 秦风 · 蒹
葭)
3 、泛指代词:之(其)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 · 邶风 · 燕
燕》)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 · 郑伯克段于鄢》)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

 总结:“之”既可以翻译为“这”,也可以翻译
“那”,是泛指代词,经常作宾语,偶尔作定语。
“其”指代的是特定的人或事物,相当于现代汉
语中的“那个”、“那种”,是特指代词,经常
用作定语。
4. 特殊的指示代词:然 尔 焉

 “ 然”、“尔”作指示代词用,其特点是作谓语,等于
现代汉语中的“这样”、“那样”;“焉”特点是兼有指
示代词与语气词两种词的特性,能指代一定的范围与方面,
同时还能够表示句末的停顿语气,可理解为“在这里呀”、
“在这其中啊”等。“诸”的特点是合音而成,用于句中
是“之于”,用于句尾是“之乎”。
 河东凶亦然。(《孟子 · 梁惠王上》)
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古诗十九首》)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 述而》)
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左传 · 襄公十五年》)
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 · 梁惠王下》)
5. 无定代词:或、莫
 “ 或”字用作无定代词,只作主语,表示
“有的人”、“有人”、“有某事物”的意思。
如:
 左右或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 先进)
 宋人或得玉。(《左传 · 襄公十五年》)
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
或相千万。(《孟子 · 许行》)
 莫
 “ 莫”字用作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只作主语,表
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没有某事物”
的意思。如:
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 · 周语上)
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
君)
 群臣莫对。(《战国策 · 楚策一》)
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庄子 · 秋水》)
6. 辅助性代词
有“者”和“所”两个。其特
点是不能独立作句子成分,必须同其他词或
词组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以
充当句子成分。有的语法著作称之为“助
词”。由于它们实际上有明显的指代作用,
故是一种特殊的指示代词。
1 ) 辅助性代词“者”,有两种作用:
A . 放在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和形容性词组
之后,指代发生动作行为或具有某种性质状态
的人或事物,可译“的”、“的人”、“的东
西”。例如:
见者,惊犹鬼神。(庄子 · 达生)
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
衣,无衣者亦衣。(战国策 · 齐策)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孟子 · 梁惠王下)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 · 雍
也)
B. 放在数词之后,表示一定范围或种类,可译
“样”、“种”、“方面”或“岁的人”。例如: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 · 颜
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孟子 · 告子)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 · 深惠王上)
辅助性代词“者”的来源,许
多学者认为是指示代词“者”经过实词虚化
逐渐演变来的。《说文解字》释“者”为
“别事词也。”段玉裁认为即俗语“者个、
者般、者回”之“者”,是今日“这”的本
字。例如:
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去那人攀。
(敦煌曲子 · 望江南)
只清山水光中,无事过者一夏。(辛弃
疾《丑奴儿近》)
指示代词“者”可用于句中名词之后,
起复指强调作用。有人认为此时的“者”已虚
化为语气词。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 · 陈涉世
家)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庄子 · 列
御寇)
有颜回者好学。(论语 · 雍也)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 · 赵策)
莫春者春服即成。(论语 · 先进)
2 )辅助性代词“所”,主要用法是放在动词
之前,指代某种动作行为的对象。例如: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
语 · 子路)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
灭之。(史记 · 酷吏列传)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盗
跖之所筑与?(孟子 · 滕文公上)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吏之所卑,法
之所卑也。(晃错《论贵粟疏》)
辅助性代词“所”,还可以用在
动词前,指代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工具、凭
借、方式、方法、原因等。例如:
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 察
今)
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 · 公输)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荀子 ·
议兵)
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荀
子 · 哀公)
 注意:“所以”是由“所”与介词“以”组成的
凝固格式。古汉语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的
“所以”不同,现代汉语中,一般用于因果复句
中,起连接出结果的作用,一个连词。而古汉语
中的“所以”是凝固结构,据其意义分析,主要
有两种用法:第一,表示的意义比较具体,可理
解为 “……的工具”、“……的人”等。第二,
表达的意义比较抽象,可理解为“……的方法”、
“……的原因”。
代词及其用法一览表
类 别 语 法 功 能 语 义

疑问代词:谁、孰 // 1 、作主语; 2 、作宾 1 、代人; 2 、代物;


何、曷、奚、胡、焉、 语; 3 、作定语; 4 、 3 、代处所:“哪
安 (判断句)谓语; 5 、 里” 4 、原因:“为什
作状语。 么”、“怎样”

人称代词:第一人称: 1 、作主语; 2 、作宾 代人。


吾、我、余、予。第二 语; 3 、作定语。
人称:女(汝)、尔、
若、而、乃。第三人称
代词由部分指示代词兼

代词及其用法一览表(续)
指示代词:之、兹、 1 、作主语; 2 、作宾 这(些)、那(些)。
其、此、是、斯、彼、 语; 3 、作定语。 一般没有近指(此、
夫、爾、若、然、焉、 是、斯除外)、远指
诸 (彼和夫除外)之分,
也没有单、复数之分。

无定代词:或、莫 “ 或”和“莫”只能充 “ 或”表肯定,表示有


当主语 (些)人,有些东西;
莫表否定,表示没有
人,没有东西。

辅助性代词:者、所 作为辅助性代词,不能 指代人或物。


单独使用,只能与词或
词组构成“者”字结构
或“所”字结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