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pt,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pt,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2

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 FRA

C )对不同类型杀菌剂的推荐使
用守则
①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SBIs )
②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③ 苯胺嘧啶类杀菌剂
④ 苯酰胺类杀菌剂
⑤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⑥ 甲氧丙烯酸酯类
①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SBIs )

DMIs ,如三唑类、咪唑类、嘧啶类、吡啶类、
哌嗪类等。

“ 吗啉类”,抑制 Δ8 ~ Δ7 异构酶和 Δ14


还原酶的,包括吗啉类、哌啶类、螺旋缩
酮胺类。
DMIs 具有广谱的活性,常用于防治作物上的
一些重要的病原菌。

“ 吗啉类”杀菌剂的杀菌谱较窄,该类杀菌
剂虽然可单独使用,但主要是与 DMIs 混配
以混剂的形式用来防治谷类白粉病和锈病。

尽管 DMIs 之间和“吗啉类”之间存在交互
抗性,但 DMIs 和“吗啉类”两类杀菌剂
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是一类重要的农用杀菌剂,
由于具有广谱的防病活性和良好的田间防效,它
们对世界农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从生物系统自然进化过程来看,杀菌剂的抗性是
一种正常的现象。通过农用化学工业的紧密合作,
各方面专家、学者和种植者的相互协作, SBIs 杀
菌剂仍然可以被很好地使用,并继续创造出它们
应有的价值。
 推荐使用守则 :
 SBIs 杀菌剂代表着一类叵具潜力的杀菌剂,
适用于防治许多重大的病害。这些杀菌剂
能否长期使用并保持理想的防治效果深受
人们的关注。
 以下推荐使用方法是根据 FRAC-SBI 工作
组以及非工业同行从抗药性风险角度研究
而得到的。
 对于病害较重的区域,在同一季节避免在同一种
作物上单独、反复使用 SBIs 杀菌剂。

 如果需要在某一季节重复使用药剂,应根据作物
—病原物的实际情况,轮换和交替使用,或者与
有效的非交互抗性杀菌剂混配使用。

 如果在某一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非交互抗性杀菌
剂而使得轮换使用或混剂使用行不通时,应该在
特定的季节或作物生长阶段才使用 SBIs 杀菌剂。
 如果发现 DMIs 或者“吗啉类”作用效果
下降,并经检测证明确实存在敏感性下降
的现象, SBIs 则必须与有效的非交互抗性
杀菌剂轮换使用或以混剂形式使用。

 新类型杀菌剂的出现为抗药性治理提供了
许多新的选择。使用者必须按照标签说明
来正确使用杀菌剂。许多抗药性的发生是
由于未遵照使用说明、或不会使用、或误
时使用药剂的结果。
 在作物管理措施中,杀菌剂的使用仅仅是
其中的一个方面。应考虑使用抗病作物品
种、良好的栽培实践、以及田园卫生等。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包括苯菌灵(苯莱特),
多菌灵,噻菌灵(特克多),硫菌灵,甲
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 众所周知,许多真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已产生了抗药性,但是它们至今仍被广泛
使用,而且是值得被使用的杀菌剂。
推荐使用守则:

通过与非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混
用和轮用可防止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抗
性。对于高风险病菌来说,建议使用其他
类型的药剂。
苯胺嘧啶类杀菌剂
 苯胺嘧啶类( APs )是一类新型杀菌剂,
有广谱的抗菌活性。
 商品化的苯胺嘧啶类杀菌剂包括: cyprodi
nil ,施佳乐,嘧菌胺。
 这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甲硫氨酸的
生物合成和水解酶的分泌。
 苯胺嘧啶类杀菌剂与其他类杀菌剂不表现
交互抗性。
 其敏感性和抗性风险评价为:大量田间监测表明
苯胺嘧啶类杀菌剂是可靠的,在生产上按 FRAC-
AP 推荐的方法使用苯胺嘧啶类杀菌剂,灰霉病菌
和黑星病菌对它们的敏感性没有改变。

 然而,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表明,灰霉病菌和黑
星病菌对苯胺嘧啶类杀菌剂存在巨大的抗药性风
险。

 因此,运用苯胺嘧啶类杀菌剂防治这些病害,严
格按照 FRAC-AP 推荐的守则使用就显得非常重
要。
 推荐使用守则:

 制订苯胺嘧啶类杀菌剂使用守则的目的就
是保持其对目标病原菌的敏感性和防止由
于抗性病原菌群体的出现而造成作物损失。
 依据这些守则来限制它们的具体推荐用量
是 FRAC—AP 成员企业的责任。
1. 灰霉病菌:

 在每种作物和每个季节,对灰霉病菌需要
进行 6 次防治的地区,最多只能推荐使用 2
次苯胺嘧啶类杀菌剂;

 在每种作物和每个季节,对灰霉病菌需要
进行 7 次或更多次防治的特殊地区,最多
只能推荐使用 3 次苯胺嘧啶类杀菌剂。
 2. 黑星病菌:

 每个季节单独使用苯胺嘧啶类杀菌剂防治
黑星病菌最多只能 4 次。

 运用苯胺嘧啶类及其混剂进行喷雾的地区,
每个季节最多只能防治 5 次。

 一个季节中使用不同种苯胺嘧啶类杀菌剂
的地区,使用 cyprodinil ,施佳乐和嘧菌
胺总量不得超过上面的最大量。
 个别产品应一直按照推荐用量使用,以确
保好的田间防效,同时防止误用。

 药剂的有效使用与标签上可靠的注意事项
相关。

 苯胺嘧啶类杀菌剂应集中在它们最有效的
时期使用,例如早期低温季节。

 还需要制订苯胺嘧啶类杀菌剂防治其他重
要病原菌的使用守则。
 苯酰胺类杀菌剂

 推荐使用守则:

 有关苯酰胺类杀菌剂产品的使用建议仍然没有改
变。在 1998 年中没有有关违反该类产品使用建
议的记载。
该类杀菌剂使用的关键指导思想如下:

 苯酰胺类杀菌剂应被用作保护剂,而非治
疗剂和铲除剂。
 该类杀菌剂在用于叶面喷雾时,应选用与
其他一些有利于该类杀菌剂抗性治理的杀
菌剂的混配药剂。

 参与和该类杀菌剂混配的其他药剂在某一
地方如果已经被使用过的话,建议混用时
只用其 3/4~1 的推荐浓度。

 混剂中苯酰胺类杀菌剂所占的比例取决于
其本身的活性,并由各个农药公司自行规
定。
 该类杀菌剂不能用于土壤处理来防治气传
病害。

 当被有效用于土壤处理以后,就应该制定
策略避免用于叶面喷雾。

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混配药剂进行
种子处理,而不选用单独的苯酰胺类杀菌
剂。
 该类杀菌剂的使用次数应该受到限制(每年每种
作物使用 2~4 次)。

 使用间隔期不能超过 14 天,在发病较重的情况下,
间隔期可能更短。

 如果用药次数减少,使用间隔期缩短,那么在每
个季节中,苯酰胺类杀菌剂的使用总量就不会超
过推荐使用量,病原菌与药剂的接触时间基本一
致。

 混剂中各组分所占比例在各间隔期使用时应基本
一致。
 苯酰胺类杀菌剂的喷雾使用,建议在早期
或作物营养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 农民对非苯酰胺类杀菌剂产品的使用,不
要迟于该产品的标准使用间隔期。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的主要品种包括乙烯菌核利、
二甲菌核利、和异菌脲。

 对该类杀菌剂的抗性问题,最为关心的仍然是灰
葡萄孢霉。

 其他真菌如雪腐镰孢菌, Sclerotinia homoecar


pea ,美澳核果褐腐串珠霉和交链孢 . 对二甲酰
亚胺类杀菌剂的抗性在 1996 年只是零星发生,
未给生产带来实际问题。
 抗药性现状

 1993 年对灰葡萄孢霉的研究,阐明了病原菌对二
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抗药性的流行模式和特性。
 到目前为止,没有多大变化。在欧洲灰霉病流行
的葡萄种植区,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的抗药性
发展迅速。
 该类杀菌剂的抗药性问题在其他作物病害上同样
存在,如草莓、保护地作物和观赏植物。
 在地中海地区,蔬菜如黄瓜和西红柿种植在塑料
薄膜下,病害流行较重,用药增多,对二甲酰亚
胺类杀菌剂的抗性问题同样严重。
 在已产生抗性的情况下,如果气候条件又
适宜,灰霉病流行较重的话,将二甲酰亚
胺类杀菌剂与一些传统的保护性杀菌剂如
福美双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二甲酰亚胺
类杀菌剂的效果要好。

 通常,混剂在一年内的防效是比较稳定和
一致的。
 选择压力试验,使用含二甲酰亚胺类杀菌
剂的混配药剂与单独使用二甲酰亚胺类杀
菌剂的效果一样,防治后同样增加了抗药
病原群体的数量。

 这可能是参与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混配
的杀菌剂在混合使用时对灰霉有效,而单
独使用时对灰霉的效果较差。
 在长期不使用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的情况
下,病原菌的抗药性群体会逐年减少,但
不会完全消失。

 在使用其单剂或混配药剂 2~3 次以后,也


足以使抗药性病原群体再次达到最高水平。
推荐使用守则:

 通过减少用量来达到该类杀菌剂对病原物
的选择压力降低到最小化的目的。作为用
药指导思想,建议在每种作物的每个生长
季节,使用次数不要超过 2~3 次。

 在灰霉侵染压力较大,发病较重的情况下,
要限制该类杀菌剂的使用。
 在一段时间内,不连续使用该类杀菌剂。

 在已经产生抗药性的地区,用混剂对灰霉
进行较为稳定的控制,但使用混剂时同样
要遵循使用单剂时的一些有利于抗性治理
的原则。
展望

 随着一些新的优秀的灰霉防治剂不断投入
市场,人们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的抗性
监测工作已经被中断。

 替代药剂的出现使得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对灰霉的选择压力逐年减小,因此,在将
来该类杀菌剂可再次被用作灰霉的有效防
治药剂。
 甲氧丙烯酸酯类

 杀菌剂抗药性行动委员会甲氧丙烯酸酯类
工作组改为甲氧丙烯酸酯类活性与抗性工
作组( STAR )。
 这样扩大了该工作组的工作范围,既包含
了与甲氧丙烯酸酯类化学上不同的杀菌剂,
也包含了具有同样交互抗药性的杀菌剂。
 STAR 工作组获得的研究结果表明, famoxado
ne 与 azoxystrobin ( ICIA5504 ), kresoxi
m-methy1 ( BAS490F ), trifloxystrobin 具
有交互抗性。

 这类杀菌剂是从天然的甲氧丙烯酸酯类抗菌素 --
嗜球果伞素、小奥德蘑素、粘噻唑菌醇等改良而
来的。
推荐使用守则:

 谷类作物上的使用策略:

 这些策略主要是针对治理白粉病菌产生抗
性的威胁,也适用于所有病害。这些策略
包括使用频率(商家推荐用量)、适用范
围、预防性使用和混用。
 以商家推荐用量在指定的作物特定生长期
使用 STAR 防治目标病害或复合病害,降
低剂量可以增加大量病原群体(如小麦白
粉病菌)失控的危险。

 对于 STAR 化合物来说,使用剂量可能是
延缓抗性发展的关键性指标。
 提出每种谷类作物上两种 STAR 制剂(包
括液体制剂)的最大用量。

 受地域、品种、栽培措施的影响,白粉病
严重发生时,常将 STAR 与其它有着不同
交互抗性的杀菌剂成分(包括脱甲基抑制
剂、吗啉类、苯胺嘧啶、喹啉类)的有效
剂量混用。
 白粉病发生不普遍的地区,在其发生以前,
常单独使用 STAR 或混用,以推荐用量进
行最大限度的预防,并将抗药性发展的危
险性降至最小。抗药性可能会由于大量群
体暴露在选择压力下而有所增加。

 白粉病或其它病害已经发生时, STAR 应
该与另一种有效的治疗剂以适当的剂量混
用。
苹果和葡萄上的使用策略:

 按商家推荐用量使用。

 在苹果或葡萄上大量使用 STAR 三种制剂


(包括液体制剂)。单用或与不同交互抗
性的杀菌剂的有效成分混用。
 预防性地施用 STAR 杀菌剂。

 STAR 可以用来治疗苹果黑星病。

 STAR 与不同交互抗性的杀菌剂交替使用。
 香蕉上的使用的策略:

 STAR 在香蕉上的使用策略将于 2000 年 2


月由捷利康主持召开的会议上由 FRAC 香
蕉工作组严格审查。
 这些策略作为在香蕉上前期抗药性治理的
一部分应该得到加强。 1998 年 1 月制订的
推荐用法如下:
 提出 8 种 STAR 液体制剂每年的最大用量。

 不能连续使用两种 STAR 制剂,要与有不同交互


抗性的杀菌剂交替使用。

 完全按推荐用量单独或混合使用 STAR 。

 不能超过推荐的喷雾间隔期,在重病田, ICIA55
04 ( azoxystrobin )的喷雾间隔期不超过 14—
16 天。

 每年旱季不能施用 STAR 。
 在其它果树和蔬菜上的使用策略:

 按商家推荐用量使用。
 STAR 的用量不能超过每种作物上所有杀菌剂
用量的 33% ,包括单用或与其它杀菌剂混用。
 预防性地施用 STAR 杀菌剂。
 与其它有不同交互抗性的杀菌剂交替使用。
 作物(如葫芦)连作情况下,作物间应该保持
交替使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