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2

教学标准

1.3.1 进行口头表达,具体地讲述和说明事情,
做到内容充实,用语准确,语句通顺,表达清
楚,说话态度恰当,并有吸引听众的意识。

2.1.1 阅读现代文,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
象,获得情感的体验,体会阅读的乐趣。初步
领会文章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在阅
读中发展语感,能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
材料,并了解文章叙述、描写和说明等表达手
法。
教学标准
3.2.1 习写段落,进行练笔,学习掌握基本的
表达手法。能通过观察教材或生活中的人与物,
学习写人、状物、写景等手法,做到内容明确、
具体,语句通顺,表达清楚。
3.2.3 书写记叙文。主要能掌握状物、写景的
记叙手法,做到内容真实,语句通顺、叙事清
楚、感情自然。
3.2.4 书写说明文。能客观地说明事物的性质、
特点和作用,做到内容简明,层次清楚,条理
分明。
教学标准
4.2.1 分享阅读心得。阅读各类读物,扩充阅读视
野。养成喜爱阅读、乐于分享的习惯。
5.2.1 掌握声母和韵母的基本知识,在说话和朗读
时,做到语音标准。
5.3.1 通过阅读,了解各类词语的功能。能辨析词
义,正确地应用词语。
5.4.1 通过阅读,了解句子中关联词语的作用。能
应用有关知识解读文章,在表达时能够使用正确的
句子。
5.5.1 通过阅读,了解文章中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和作用,领会其表达效果,并在写作中恰当使用。
教学目标
学习后,学生能够:
1. 具体地讲述和说明个人经历。
2. 默读及阅读文章以领会文章的内涵,从中获
得有益的启示。
3. 善用动词、形容词和拟声词习写段落。
4. 书写记叙文。
5. 书写说明文。
教学目标
6. 分享阅读心得。
7. 以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文章。
8. 通过阅读,了解各类词语词义。
9. 通过阅读,了解句子中关联词语的作用。
10 通过阅读,了解文章中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
用,领会其表达效果。
引起动机
• 提问童年趣事(以口述方式分享)
• 播放视频(以吸尘机处理马蜂窝)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mIvposPiJtE
深究文章
《捅马蜂窝》
初步理解
• 默读
• 默读任务:
1. 马蜂窝筑在什么地方?
2. 作者用什么工具捅马蜂窝?
3. 作者被马蜂蜇了之后有什么后果?
4. 马蜂后来是怎么死的?
第一单元 ---
成长的足迹

《捅马蜂窝》
冯骥才
《捅马蜂窝》
作者:冯骥 (jì) 才
学名 : 胡蜂
马 俗称 : 马蜂、黄蜂
蜂 毒性很大 , 作为一种益虫,
以虫子为食。
一般只有在受到攻击的时候
才蛰人,万一碰到马蜂,最
好马上蹲下来,用衣服把头
包好,这样可以临时预防。
《捅马蜂窝》
作者:冯骥 (jì) 才

• 1942 年生
• 著名作家,文学家,著
名民间文艺家
•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
中篇小说《啊 ! 》《神
鞭》,分获全国优秀短
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爷爷的后院虽小,除去堆放杂物很
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
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
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
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
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
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
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
文章开头描写爷爷的后院,即为马蜂窝提供
了生存的背景,又巧妙地突显了人物性格,
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了有力的铺垫。
沉甸甸( diàn ) :
酷似小苹果,果皮
形容物体因过重,
色泽鲜红,口感酸
像要掉下来的样子。
甜可口。

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
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
péng
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
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
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
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
屋来。 做事鲁莽的人。文
中将马蜂拟人化。
“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
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 !” 奶奶
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蛰 / 蜇( zhē ):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动
物。
“不行,要蜇死人的 !” 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
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
手。 以反复修辞手法呈现,强调
其后果的严重性。
大人越说做不得的事情,越想尝试。
大人们的对话,使作者的淘气欲望
的产生变得合理。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
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 !
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
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
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
院的小门口。
襟( jīn ):上衣
褂子( guà zi ) :
或袍子胸前或背
中式的大上衣。
后的部分。
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
盖下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
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
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
窝,赶紧开门放我进去,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
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
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
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
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
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
的,
善用动词、形容词和拟声词,生动
地描绘了蜂群受惊且猛然逃出时紧
张可怕的情景。
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
hàn

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
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
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
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
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
动脑筋:复仇者指的 比喻修辞手法,一方面
是什么?为什么被作 写出了马蜂窝被捅后马蜂
者称为“复仇者”? 的愤怒状态,同时也写出
了作者当时的害怕心理。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
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
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
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
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
蜇了 ! 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
我拖进屋。
疙瘩( gē da ) : 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
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
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
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隔天请来医
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这一
下好不轻呢 ! 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
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
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
我。 比拟修辞:将马
我做了“坏事”,所以 蜂变成有思想的生物,
我的内心一直是害怕的。驻守门口等待复仇。
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
作,说明作者战战兢兢的举动。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
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
院里,摆手招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
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
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
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
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
蜂 ! 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 怕什么,它早死了 !” 爷爷说。
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
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
去。 爷爷说:“这就是蜇你那只马蜂。
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
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那
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河水不犯井水 /
动脑筋:用一句
俗语说明这现象?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
动脑筋:从这句
话说明作者的情
感变化。 从害怕敬佩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
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
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
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
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
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
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罪孽( niè ):应当受到报应的罪恶。


动脑筋:这是 不是,因为这是作
者打从心里的疑问,
反问修辞手法
所以只是普通的疑
吗?为什么? 问句。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
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
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
窝粘上去。
这句子突显作者懊
悔的心理。
动脑筋:以你的
看法,为什么作 想要重新善待它 / 要向
者要等马蜂? 它道歉(自由想象)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
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
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
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
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
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
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
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
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
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
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说明作者的刻骨铭心。不单单是因为自
己挨蛰,更因为自己的负罪感。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 1 - 8 ):写“我”捅马
蜂窝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

经过:

结果:
第二部分( 9 - 18 ):写“我”听了爷爷
的述说,后悔自己捅马蜂窝,盼望马蜂重
返檐下筑巢的心情。

第三部分( 19 ):写捅马蜂窝的启示:
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
总结:
每一只马蜂都是富有激情的生命,来到
世间的生命都有无限的生机,人与人要
和睦相处,才能有和谐的关系。

不要让后悔来
发现你的错
理解与探究
(分组活动)
1. 爷爷和奶奶的对话,是推
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环节。
奶奶对马蜂的“抱怨”激起
“我”捅马蜂窝的想法,爷
爷“要蜇死人”的警告则撩
起“我”强烈的好奇心。
2.

好奇 胆怯 惊恐
兴奋 害怕 后悔
内疚
3.
马蜂的反应
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
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
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
扑来
4.
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作者将“马蜂”比喻作“燃
料耗尽、决心冲撞的战斗
机” , 形象生动地突出了马
蜂复仇时的迅速,以及追击
作者时,拼死一搏、决不后
退的气势。
5.从作者会有前后不同的表现是因为在
捅马蜂窝之前,作者只是基于好奇与
渴望之下冲动行事;捅马蜂窝之后,
作者震撼于渺小的马蜂在生命受到威
胁时的“拼死一搏”。另一方面,爷
爷告诉作者那只仰面朝天躺在地上的
马蜂是因为作者而死的,接着又说
“你毁了它的家”“它要拼命的”,
让“我”对马蜂为了捍卫家园,视死
如归的勇敢产生了敬畏之情。
( 1 )试以流程表概述“我”捅马蜂窝的过程。

眉心被马蜂蜇
( 2 )作者是怎样把捅
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
扣人心弦的 ?

( 3 )作者与爷爷的对话
描写有什么作用?
( 4 )捅了马蜂窝之后,
“我”对马蜂有什么新的看法?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看法?

( 5 )在捅马蜂窝事件中,
“我”的心理和情感经历了怎样
的变化?
( 6 )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为什
么有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
的心上?

( 7 )假设你的家园被毁,你会怎
么做?

( 8 )“我”通过这个故事悟出一
个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
1 竹竿触 用竿头 扔掉竿
蜂窝, 顶住蜂
马蜂飞 窝使劲
子往门
起来。 摇撼 跑

被妹妹
眉心被
关在门 马蜂蜇

2. ( a )“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
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
包裹得这么严实,表达出“我”既想捅马
蜂窝,又有些害怕的孩童心理。
( b )“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
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
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
“ 嗵”写其声,“沉甸甸”写其沉重。
“一团黄色的飞虫”用“团”来形容,只见
黄色,看不见马蜂的个体了,写蜂群聚集之
多,“腾空而起”写蜂群受惊后猛然逃出的
可怕情景。
( c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
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
决心相撞的战斗机。”“径直而凶猛”、
“扑来”写出了马蜂不顾一切的气势。又
用了一个比喻“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
相撞的战斗机”,比喻生动、形象、新
奇,写出了马蜂与战斗机的相似点,二者
都有翅膀,都能快速飞行,都有嗡嗡的响
声,都能进行凶猛的进攻。突出了马蜂复
仇时的那种高速度,那种追击人时的凶
猛,那种拼死一搏、决不后退的气势。
( 3 )爷爷的讲述让我知道,那
仰面朝天躺在地上的一只马蜂,
就是因蛰“我”而死的。爷爷说
的“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
饶你。它要拼命的。”那句话,
让“我”对小小马蜂有了新的认
识 , 也让“我”带着一种罪孽感
等待马蜂的归来 , 推动了情节的
进一步发展。
4. ( a )“我”认为马蜂不再只是
一只令我好奇的小昆虫,而是会“与
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的英
雄;马蜂虽然是一只小虫,但“竟有
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为了捍卫自己
的家园,它能够视死如归,直至壮烈
牺牲。“我”敬重它,也为自己的冒
失行为而后悔、内疚,希望马蜂能重
回家园,弥补自己的过失。
( b )“我”产生这样的看法,一方
面是“我”自己切身的感受,在捅了马
蜂窝之后,一只“不顾一切而拼死的”
的马蜂狠狠地蜇了我。另一方面是爷爷
的讲述。爷爷告诉“我”,那仰面朝天
躺在地上的一只马蜂,就是因蜇“我”
而死的。爷爷说的“你毁了它的家,它
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那句话,
让“我”对小小马蜂有了新的认识。
( 5 )好奇渴望——胆怯迟疑——
浑然不顾——心悸害怕——吃惊、
赞叹——懊悔、自责和盼望马蜂归
来的心理流程。

围绕捅马蜂窝而产生的“我”的心
理和情感的变化,像一条红线贯穿
情节的始终,牵动着故事的发展,
揭示出文章的主旨,表现了“我”
的成熟和长大。
( 6 )“我”听了爷爷说的话,
了解了马蜂的特性:你不惹它,
它不蜇你。但一旦你毁了它的
家,它会不惜生命与你拼个一
死。 现在“我”毁了它们的生
活,使它们成了一群无家可归的
小生灵,所以“我”就有了一种
沉重的“罪孽感”。
7. 答案因人而异

8. ( a) 通过这个故事,我获得的
人生启迪就是:我要善待生命,
不冒失行事,并多为他人着想。
(b) 人类与动物应该互不侵犯,互
不干扰,和谐地相处。
朗读时间
朗读符号
∧ : 停顿
粗黑体字 :重音
斜体字 :轻音
朗读时间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
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招唤我去,
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
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
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
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 ! 我
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 怕什么,它早死了 !” 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
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这就是蜇你那只马蜂。马蜂就
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
了你,自己∧也就死了。”“那它干嘛还要
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
它要拼命的!”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
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
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
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
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
……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
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 也可以角色扮演形式呈现
范读参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yt8kY4EcRys
不要让后悔来
发现你的错
课后小练笔
1. 写一件你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事件以及从
中受到的启发。
( 3.2.1 习写段落或 3.2.3 书写记叙
文)
2. 文中第 6-7 段运用了许多动词、形容词
和拟声词描绘了群蜂受惊且猛然逃出时
紧张可怕的情景。
你最喜欢什么动物?试选择适当的动词、
形容词和拟声词,书写一段文字以介绍
有关动物。( 3.2.1 习写段落)
• 我们往往要经一事,才能长一智,在“捅
马蜂窝”事件中,“我”虽然幼稚单纯、
好奇淘气,但却在懊悔愧疚后,勇于反省
与自我告诫。

• 3. 根据上面的文字,以“经一事,长一
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250 字的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话
题必须在话题范围内。
教学小建议
开放式学习(一)( Open Learning Part I)
• (一)教学前
 收集资料(图文)
1 。介绍作者背景
2 。认识马蜂 ,被马蜂蜇的情形
3 。制作报告书或 PPT
教学小建议
开放式学习(二)( Open Learning Part II)
(二)教学后
 《捅马蜂窝》作者冯骥才的著作甚多,包
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
文学、电影文学剧本、文学杂谈等。试阅
读作者其它作品,并与老师同学分享阅读
心得。
教学小建议

 分组活动:
 分组活动可采用“竞赛制”进行 ;
 从教学前的预习及“开放式学习”起,至教学后的
“开放式学习”活动,皆可以分组进行 ;
 教师记录各组表现、分数;
 可采用累计分数制度;
 教师可制定赏罚(加分、扣分)规则,以鼓励所有
同学参与活动。
教学小建议
 所有教学活动可以下列方式进行:
1. 口头回答;
2. 书面回答;
3. 先个人回答,然后与组员讨论、分享各自答
案;
4. 每一位组员轮流回答、分享;
5. 各组先在组内讨论答案,再到它组研究参考
该组答案,最后反思、修改组内答案 。

You might also like